吴华.男.51岁.党员.河南省信阳水文水资源局息县水文站职工。2005年7月11日,息县水文站发生自1968年以来最大洪水。下游的淮滨县地势低,淮河水随时可能灌进县城。做好淮河水情测报,对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非常重要。由于水势大,淮滨水文站测量船都派出去了,还是不能满足数据收集需要。省水文局紧急从息县驻军处协调一艘冲锋舟临时做测量船使用。尽快把这条冲锋舟送到淮滨水文站,成了一个万分火急的任务,需要驾驶技术精湛而又不怕吃苦的同志来完成这项任务。他听说这件事,没有丝毫犹豫,立即自告奋勇地说:“我去!”为了确保安全,前来支援工作的省水文局测验科赵新智科长决定和他一起去。时间刻不容缓。下午3点多,他和赵科长穿上救生衣,驾上冲锋舟就出发了。一路上水势一直在涨,到处都是水,找不准河道在哪。水面漫出河道,到处飘着成捆的麦秸垛、檩条等杂物,随时可能撞到冲锋舟;水下也是暗流涌动,有树桩、毁弃的建筑物,加上能见度差,随时可能撞上去。水下的杂草时不时的缠绕着发动机叶片,要不停地清理。因为淮滨那边正急等着冲锋舟,他们的速度还不能慢了。在行驶过程中,既要避免水面漂浮物撞击,又要找对航道,避免撞到水下暗礁,还要尽可能保持较高的行驶速度。经过4个多小时的航行,终于在下午7点多到达淮滨。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已浑身湿透。当把冲锋舟交到淮滨水文站同志的手中时,他们心中充满了无限自豪和欣慰。
2016年6月11日,淮河干流息县段刚刚经历了一场洪水的袭击。11日早上七点十五分许,他和徐斌同志正准备驾船测流时,突然听到河道测流断面附近一声重物落水的巨响,紧跟着就有人大喊“救人啊!有人掉河里了。”他循声望去,就在上游60米处一座淮河桥的桥墩边,有两个人正在水面上挣扎,一辆三轮车在徐徐下沉。有人落水,赶紧救人!顾不得多想,他们加足马力开船向落水人方向驶去。边驾驶测量船边商量:“我们一人拉一个,别耽误了时间”。当时,水流比较湍急,落水人随时有可能被大水冲走。靠近落水人后,他们迅速将第一个人救了上来。紧接着把手伸向第二个落水人。从听到落水声到成功救人,用时不到四分钟。看到两名落水人只是皮肤轻微擦伤,没有大碍,他们心里才踏实了。因为还要去完成8点的测流任务,时间紧迫,来不及多说,就将两名落水人送到岸边。
吴华同志立足本职,扎扎实实工作,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,勇挑重担,彰显党员的英雄本色,是一名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秀共产党员。